为深入研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定广大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营造我院良好的学术氛围,马克思主义学院“书海行舟”第三期读书会于4月24日下午在明文苑a6-312举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俊峰教授莅临本次活动,带领同学们研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本次读书会吸引了学院20余名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
1848年发表的《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也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本次读书会以“《共产党宣言》阅读成果交流”为主题,以老师讲解和学生“会前研读分享感悟”为形式来开展,与会同学从多种视角与老师共读共学经典著作。
徐老师讲到,《宣言》为共产党的发展、为未来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宣言》的纲领性和全面性是它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原因。广大青年要将《宣言》作为了解当代社会的指南,将《宣言》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徐老师指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将时代发展和经典著作相互联系从而把握理论的精髓,读出其中的先进性、时代性和人民性。随后,徐老师强调经典著作的学习对于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阅读经典著作和梳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之上提出新观点并进行创新性批判。
接下来,参会的学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宁一轩同学结合《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对《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彻底决裂”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我们应该深刻分析理解并客观看待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我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定制度自信。侯泽宇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宣言》中所体现的批判精神。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精神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精神不断地去影响广大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开拓新世界,《宣言》的发表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开拓社会主义新世界的锐利武器。王鑫祺同学结合《英国通史》为大家介绍了宪章运动的发展过程,他认为通过学习宪章运动,自己对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同时帮助自己进一步地去理解《宣言》的原文。张雪薇同学分两个时期为大家讲述了《宣言》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历史:首先她为大家介绍了在陈望道的中文首译本《宣言》出版之前,《宣言》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情况;接着又为大家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宣言》五种译本的传播情况。李心溪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宣言》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这种革命思想包含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的双重内涵。她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价值,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徐老师就以上五位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同时对后续读书会的开展发表建设性意见,现场学习氛围浓烈。读书会最后,徐老师鼓励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并以此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学习,将深度阅读与广度阅读相结合。
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王鑫祺
图|吕颖莹